Close
hamburger

刘红生谈一号文件:锚定农业强国目标,为农业现代化转型贡献科创力量

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党的二十大之后发布的首个一号文件,再次表明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传递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

先正达集团中国党委书记、总裁刘红生结合中央一号文件对公司各项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在接受《农民日报》等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八年聚焦‘三农’,今年是党中央发出的第二十个指导‘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先正达集团中国坚持‘为中国农业谋转型,为中国农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引,围绕农业重点难点领域攻坚克难,正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进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良”有机结合,贡献丰收方案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出要“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强调“全力抓好粮食生产”、 “加强化肥等农资生产、储运调控”等具体举措。

对此,刘红生表示:“这一要求是由我国农业所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和复杂局面所决定的,在当前极端天气频发、区域冲突不断、农资产品价格波动等大环境下,我们必须紧紧把握粮食生产和供应的主动权,全方位夯实粮食生产供应根基。”

先正达集团中国立足于自身在农业投入品、农业产业链服务和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坚持以种业为核心,以现代农业服务为依托,以植物保护和作物营养为保障,积极探索“良种、良田、良法”的有机结合,为保障粮食丰产丰收贡献综合解决方案。此外,先正达集团中国也一直承担着化肥保供稳价的重任,有利支持农业生产。

 

加强科技支撑,引领农业提档

在“加强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部分,今年一号文件从“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等角度提出了具体举措。

对此,刘红生表示,科技创新是引领农业现代化的第一驱动力。“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不断加快高产优质新品种培育,提升良种对农作物增产的贡献率;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约束,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赓续农耕文明;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进程。”

2022年9月,先正达集团中国杨凌育种技术中心二期正式启用,成功实现了分子检测通量翻倍,育种技术集成能力行业领先。此外,比肩全球种业生物技术研发领先水准的北京创新中心二期工程也已于去年底开工建设。以遍布全国的11个研发育种中心和数百个测试网点为依托,先正达集团中国正在加速好品种的选育效率,加快研发种业原创技术和优势品种。

 

与此同时,先正达集团中国还在不断探索绿色环保高效的植物保护技术,并努力开发修复和保护土壤的作物营养方案。其中,从海外引入的创新化合物APN麦甜杀菌剂产品和在中国本土研发的“蓝麟冠无双”全水溶性复合肥,为推动化肥农药“双减”和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提供了良好示范。

此外,先正达集团中国还与中国农科院在山东临沂共建“耕地保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雀巢中国在山东桓台共同建设再生农业联合示范基地,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等合作开展的“润田”项目,推广保护性耕作种植技术。

升级现代农服,助农增产增收

在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部分,一号文件提出促进农业经营增效的重要任务,并针对“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节本增效、提质增效、营销增效”、“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做出部署。

刘红生表示,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也是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难点痛点所在。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引领作用,不断将好产品和好技术一并送到田间地头,让农民了解、让农民接受,才能真正有效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更多农民增收。

先正达集团中国紧紧围绕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传播现代农业科技、带领中小农户增产增收的目标,于2017年开始探索并逐步推广MAP模式(Modern Agriculture Platform,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5年多来,MAP着力提升社会化农业服务水平,为农业节本增效、提质增效,为农民增产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着“种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的核心理念,MAP在全国布局、建设MAP技术服务中心和MAP示范农场,研发、示范、交付、推广科学种植解决方案。截至目前,MAP已在各地因地制宜推广全程种植解决方案近千套,将产品资源和现代科技转化为指导农民增产增收的良法良方。

 

刘红生最后指出:“依靠科技创新服务于‘三农’和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使得先正达集团中国的事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充分认识到在建设农业强国新征程上肩负的光荣职责,将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引,立足并发挥公司在种肥药等农业投入品和现代农业服务领域的领先优势,同时稳步推进生物育种、生物制剂、数字农业、土壤健康、再生农业等一系列新兴领域的科研创新,积极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贡献力量。”

本文转载自《农民日报》网站,略有删减。如需阅读全文请点击:https://www.farmer.com.cn/2023/02/20/99921699.html